我盗墓被直播了_第45章 兄弟我劝你善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章 兄弟我劝你善良 (第8/8页)

从乾隆十五年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上来看,当时肃王府还称为“显亲王府”。

    在王府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是府门、银安殿、东西翼楼、神殿、後罩楼等。西面是花园,北面还有家庙。从图上看,王府基本按照《大清会典》的制度修建,并没超标准。乾隆四十三年(1778)恢复肃亲王世袭封号,从此就一直称呼为“肃王府”。

    庄亲王府中轴线和其他王府一样,东路偏北为庄亲王家族祠堂,西路为花园。因为始王是皇帝的哥哥,又是战功赫赫,庄亲王府的建造规模在同一时期的王府中算大的。

    克勤郡王府又称:平郡王府,位於西城区新文化街(原石驸马大街)西口路北,是清廷封给岳托後人的三处府邸之一,规模是最大的。

    东与平郡王罗科铎第三子诺尼的贝勒府相邻。克勤郡王的後代,习惯把西边的平郡王府称为“西府”,把东边诺尼的贝勒府称为“东府”。曹雪芹和平郡王福彭(入关後的第一位克勤郡王庆恒养父)是亲戚关系,曹雪芹定居北京时就曾经经常在东西二府走动。

    “顺承郡王府原来位於西城区太平桥大街路西。”

    “顺承郡王始王为勒克德浑,系礼亲王代善第三子萨哈林第二子。以平定南明政权、招降李自成余部的功绩晋封顺承郡王。”

    “他们的府邸基本都是按照亲王府制建造的。”

    “此外,”

    系统郑重强调到:

    “在大清朝府制中,只有和硕亲王和多罗郡王的府邸可以称其为王府,贝勒以下只能称为府。北京城内建有四十多座王府,外城是没有王府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