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盗墓被直播了_第145章 6丁6甲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5章 6丁6甲 (第5/6页)

   “没想到,万历皇帝骨子里居然还是个汉子”

    众人诧异。

    “万历皇帝励精图治,也是渴望纵马啸西风,开疆拓土的”

    曹七七道:

    “除了盔甲,地宫还出土了万历皇帝两顶冕冠”

    随着画面斗转,众人看到此冠冕格外眼熟,毕竟前後缀的数道玉坠格外显眼。

    “这两顶冠冕,一顶出自神宗棺内,另一顶出自随葬器物箱内。一顶保存稍好,另一顶仅存金玉饰件。”

    从现存物看,两顶与《大明会典》所载制度大同小异,并不完全一致。

    曹七七略微有些迟疑道:

    “定陵出土冕冠,冕板以桐木为质,呈前圆後方形。冕板长38.7,宽19厘米。上面贴黑素缎一层,下面贴红素缎一层。前後各缀十二旒,每旒穿玉珠九颗(白色3颗、红、蓝、绿各2颗),珍珠三颗,以五股红色丝线相系。其冠卷(帽壳)作圆柱形,以细竹丝编结成六角形网状,髹黑漆。里衬一层红素绢,面敷三层黑素纱,冕口里衬一周红素罗。”

    冕顶有玉衡一条,用以维持冠。

    衡为长方形,两端各有两圆孔,用以缝线。冠体上部横插玉簪一,簪为两段,顶部呈方形阶梯状三层,分别固定在冠的两侧。冠上系有红涤带和红丝带,两侧各有一绿一白两玉珠作为充耳。

    顶端这一块长形冕板,叫“延”。延通常是前圆後方,用以象征天圆地方。延的前後檐,垂有若乾串珠玉,以彩线穿组,名曰:“冕旒”。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据说,置旒的目的是为了“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

    相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