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玉带棂星 (第1/7页)
“据史料记载,官服补子的根源要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统治时期” 元代时期,一些服饰的前胸後背处织有方形的装饰图案,其在服饰史上被称之为“胸背”; 真正代表官位的补服定型於明代。 明朝朱元璋时期,吸收唐代绣袍的内容和形式,并将绣袍上的图案改为缀於袍服上的补子。 到了清朝,改令易服。 虽然强制推行满族服饰,但仍保留了一部分汉族服饰的精华。虽仍承袭明朝服制的补子形式,但不再像明代将补子绣於常服之上,而是缀於补服之上。 “清朝的补子文官图案沿用了明朝旧制,武官的补子略有改动” 曹七七手一挥,变戏法一样,凌空变换图案,众人看的都麻木了。 清朝文官补图: 一品光禄大夫、荣禄大夫,授予纹仙鹤纹补子; 二品资政大夫、通奉大夫,授予锦鸡纹补子; 三品通议大夫、中议大夫,授予孔雀纹补子; 四品中宪大夫、朝议大夫,授予云雁纹补子; 五品奉正大夫、奉直大夫,授予白鹇纹补子; 六品承德郎、儒林郎,授予鹭鸶纹补子; 七品文林郎、征仕郎,授予鸂鶒纹补子; 八品修职郎、修职佐郎,授予鹌鹑纹补子; 九品登佐郎,授予练雀纹补子; 没有品的授予黄鹂纹补子。 武官补图: 一品麒麟, 二品狮, 三品豹, 四品虎, 五品熊, 六品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