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盗墓被直播了_第41章 我就想挑战挑战1下皇帝的软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我就想挑战挑战1下皇帝的软肋 (第8/8页)

 顺治时期:

    顺治十五年(1658)决定采用礼官建议, 乾清宫设夫人1名,淑仪1名,婉侍1名,柔婉、芳婉都是30名。慈宁宫设贞容1名,慎容2名,勤侍没有定数。此外还有女官。然而这个制度并没有真正执行。同时“福晋”、“格格”的称谓仍然存在。

    康熙时期:

    康熙後典制完善了,用“福晋”和“格格”称呼后宫嫔妃的情况才消失。後妃设皇后1名,居中宫,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没有定数,分居东西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锺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每宫都有宫女供役使。

    道光时期:

    嘉庆帝逝世後,道光帝对父亲嘉庆帝的遗孀、诸位庶母晋尊升位,例如:如妃晋尊为皇考如贵妃、安常在晋尊为皇考安嫔。此後,先朝妃嫔晋尊升位,成为清帝登基後的惯例。此惯例延续至清末。同时,道光帝的多位妃嫔降位在清朝诸帝后宫比较少见,如彤贵妃连降三级亦是罕见。

    同治帝、光绪帝时期:

    晚清时,同治帝、光绪帝的後妃人数与前朝相比大为减少。

    同治帝仅一後四妃,光绪帝仅一後二妃。

    宣统皇帝时期:

    据说溥仪一皇后、一妃子,但是此说法有争议。

    “这就是大清朝後妃制度,意不意外,惊不惊喜?”

    ps:感谢:fairy-of-swo、粪花涂墙,投的票票,感谢大家,4000字大章奉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