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1章 遣祭 (第6/6页)
1-1点),开始举行陵祭仪式。 各陵遣官(主祭官)在赞礼官的引导下,由各陵祾恩殿右门入。 典仪唱:“执事官各司其事。” 遣官随即在赞礼官的引导下就拜位,同时赞礼官亦就位。执事官捧香盒至香案,遣官随即在赞礼官的引导下至香案前。赞礼官跪,上香,遣官随之三上香。 上香完毕,赞礼官及遣官复原位,行四拜礼,众官随之四拜。拜毕,行初献、亚献、终献三礼。 初献礼的行礼顺序是:典仪唱:“奠帛,行初献礼。”执事官捧帛爵各献於御案,然後下跪,赞礼官跪读祝文,众官均跪。读毕,赞礼官俯、伏、兴、平身,众官随之亦俯、伏、兴、平身。 亚献礼、终献礼仪同初献礼,但不奠帛、不读祝。 三献礼完毕,赞礼官及众官四拜。拜毕,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位。“於是,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从殿中门出,至燎位(神帛炉)焚烧。至此,祭仪又完毕。 大祭礼仪中,清明节还另有“上土仪”。 《清朝文献通考》卷一五四《王礼》三十:“乾隆……三年二月戊戌……更定清明上土仪。礼臣议言:清明节山陵增土,因沿前明旧制,但负土十三担,往来二十余次,似觉烦数……。”明计六奇《明季北略》卷十九亦记,崇祯年间,“十二陵每陵遣三品官主祭。陪祭则六品以下二人。又,勳戚一人为担土加坟事“。均指此仪。 小祭时的礼仪基本同大祭,不同的是行初献礼时不奠帛不读祝。 Ps:咳咳,想写大明小说的可以来我这儿搞素材感觉,哈哈哈,开个玩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