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盗墓被直播了_第94章 汤沐之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4章 汤沐之资 (第6/6页)

孝陵卫原本为明孝陵的卫戍部队, 现如今的孝陵卫地址、孝陵卫镇、孝陵卫街、孝陵卫西桥等地名,均因“孝陵卫”而得名。”

    卫”是明代军队编制的名称。

    明代各省辖区均分为数个防区,每区设卫戍守。卫下设所,有千户所和百户所之分。每卫有5600人左右,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长官称指挥使。各卫听命於省都指挥使司(简称都司),都司归中央五军都督府管辖。卫所驻地均为军事重镇或要害之地。

    明孝陵是明朝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寝,故设孝陵卫驻守此地以戍卫。

    孝陵卫的官兵共驻扎了267年,直到明朝灭亡。此後,孝陵不再有驻军把守,遭到严重的破坏。

    康熙、乾隆南巡谒陵时,都觉得孝陵应当保护,特设守陵监两员,陵户四十,并拨出司香田若乾。

    到清咸丰三年,孝陵地区又成了太平军和清军的战场,孝陵和灵谷寺等地面的木结构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时人有“草满故陵埋石马,月明荒径泣铜驼”的诗句,描写了孝陵的荒芜情景。

    “当年孝陵卫是皇家禁地,文武百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

    曹七七拍了拍身旁的下马坊:

    “就是这里”

    “下马坊设於洪武26年,即公元1393年。这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它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