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生产力,还是生产力! (第7/8页)
?“还请苏师明言,平籴法的缺陷是什麽?” ??朱标认真求教道。 ??苏璟缓缓道:“其实这缺陷,严格来说,是对於大明来说的,你刚才说了平籴法是春秋战国其实魏国首创的办法对吧。” ??“是的,魏文君手下的一个大臣,名叫李悝,就是他想出的平籴法。” ??朱标回答道。 ??这史书的记录,还是比较重人的,魏文君和李悝的名字均有记录,反倒是平籴法的具体内容没记上。 ??苏璟说道:“春秋战国,各国的面积都很小,国家无论是采购还是出售粮食,都较为简单,但现如今的大明,疆域辽阔,这样的事做起来可没那麽简单了。” ??“就光说每年的赋税上缴,便是一项大工程,所以这平籴法在大明,是行不通的,或者说,强行推行只能是劳民伤财。” ??大明的疆域,比起春秋战国的魏国,大了不知道多少倍。 ??而封建社会,交通,特别是远程交通,其实是没那麽便利的。 ??有水路的地方还好,没水路的,只能靠陆路就很慢。 ??朱标闻言点头道:“苏师说的有理,这平籴法对於大明来说,的确没有那麽的适用。” ??“所以,适当的改进很重要。” ??苏璟继续道:“既然一遍遍收购集中再销售出去,是一个比较难的过程,那在大明境内,建立几个集中点,以交通和粮食产地综合考虑,定下位置,以这个位置辐射四周,便能减少一些平籴法的缺点了。” ??苏璟说的,其实就是建立国家粮食战略储备基地。 ??只有国家有粮,才能让百姓的粮价一直都维持在一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