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第一百二十五点五章 要搞就搞大的 (我有罪,昨天的章节号又错了) (第6/7页)
止吗?” 在场都非笨人,朱慈烺都已将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他们如何还能想不明白。 若按殿下所言,今日士绅们应下征集粮草,明日鞑子便会来跑马圈地,後日便敢yin你妻女、夺你家业。 长此以往,只要伱不敢反抗,他们便敢得寸进尺,直至将你吞得渣都不剩一点。 这般情形之下,除非有血性的人全都死绝,剩下的甘愿做一辈子奴隶,否则还哪里会有什麽“局面稳定”? 诸臣细细揣摩着从殿下口中说出的每一个字,心中虽觉得其言不差,但又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一时间倒让他们满面纠结,却不知该如何回应。 看着他们的表情,朱慈烺心里如明镜一般。 阳世间哪来那麽多有血性的? 顺治一朝的前三年里发生了近三十次抗清起义,之後的十五年里发生了二十余次,可从康熙至道光这二百年里拢共却只发生了四十余次。 为何会有这麽大的差距? 难道真是大清中後期百姓安居乐业? 说白了就是顺治这一朝里,真正心怀大明的人几乎都已死绝了。 堂中诸臣在朱慈烺的引导下将关注重点都放在了清廷会得寸进尺上,就算在觉得有些不对,却也因时间匆忙未想得这麽深罢了。 “所以鞑子在短时间内是无法站稳脚跟的。” 得出结论之後,朱慈烺见诸臣似乎还是心有疑虑便又说出了一条理由。 “若是实力不济,净乾些小打小闹的事,不但不会对鞑子造成实际上的损害,反倒会让占领区内心怀大明的力量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说了半天,众臣大约也已明白,刨去殿下那些废.之外,他想表达的意思只有一条:鞑子没那快站稳脚跟,我们还能再攒攒实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