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4章 一封信 (第3/6页)
房,这就是赵甲第的目的地。跟着蔡姨上楼前有过惊鸿一瞥,他发现这间书房很有特色,两面玻璃外墙,竖立着两排顶着天花板的书架,从外向里看,就像是两墙壁书籍支撑起这栋别墅一角。在书架转角处,有一个小鱼池,碧绿幽深,寥寥几尾并不肥硕的红鲤鱼,两扇“书墙”摆满了繁多书籍,出乎意料,并不是文学名着之类的大块头,而是风投、股票、野外生存、心理学、翡翠鉴定等方面的书,很杂,而且无一例外都算不上艰深,都可以划分到入门书籍,只要识字,都没什麽阅读障碍,跟赵甲第的阅读习惯差太多了。如果说赵甲第是求精,钻牛角尖,那这个书房的主人就是求杂,博览群书,各个领域都不求成为专家,但都做到有所涉猎,有点类似全才、通才。赵甲第随手抽出一本,书上隔三岔五就有读後感和圈圈画画,换一本,还是如此,字并不漂亮,远没有赵甲第的那股日积月累出来的清雅风骨,但书上的字有一种让後来阅读者感到扑面而来的冷冽——笔画深刻,绝不浮躁轻飘,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这个人不容易妥协,充满侵略性。 ??赵甲第这里抽一本那里拿一本,不亦乐乎,很快就折腾了一个锺头,他其实对书架上的书没有什麽兴趣,对这些书构成的驳杂知识体系也兴趣缺乏,反而对书上的笔记有些想法,觉得有机会能汇编在一起,是不错的小东西。赵甲第对书房主人在一本乡土小说中的几句感想记忆犹新——“从黄土地和小农村闯进大城市的农村孩子,做狗的,他们孙子还是做狗,做狼的,有机会给後代富贵荣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