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6.第165章 晋使:虽有明君之相,可惜却是 (第4/8页)
: ??“外臣一路南下,常听闻大楚军民言及陛下仁厚爱民,如今得见尊容,方知所言不虚。正所谓推己及人,陛下既如此善待百姓,为何还要挑起齐楚争端,令大江两岸战火连绵,百姓流离失所。陛下也应知,齐国百姓虽非陛下之民,但也是汉家百姓。如此骨rou相残,岂非有违陛下仁义爱民之心?外臣惶恐,斗胆请陛下三思,以外臣之见,罢兵议和,方为上策。” ??不愧是能当上使臣的,这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手段,和前世那些西方蛮子有的一拚,唯一缺少的,就是那句“你听懂了吗”。 ??可惜了啊,自己是君,他是臣,还是外臣,不敢把这句话也说出来,否则,自己就算在楚国杖毙了此人,晋国也挑不出什麽毛病来! ??赵钰呵呵一笑,笑声中带着些许轻蔑和冷意。 ??“先不说是战是和,乃我朝内政,贵使想要干涉,还请辞了晋国官职,入我大楚为官,如此,方有资格。此外,事情真相如何,贵使想来也是心知独明,若实在是不明白,曹卿,再给这位使者解释一二。” ??自己的身份是天子,是君主,对方不过是一使臣,地位可以说是完全不对等。 ??他若是开口解释,只会让对方看轻自己,轻视楚国。 ??“臣,谨遵陛下旨意。” ??曹奂一边说,一边从队列中走出,来到冯大通身旁。 ????“我朝自陛下登基之日起,便一直与民休息,更无擅开边衅之举。齐国与缅国相勾连,欲趁我朝主少国疑,行侵略之举,幸得陛下御驾南征,击退缅国;关镇国等将士英勇杀敌,败齐国水师於大江之上。此,方是齐楚争端之因。 ??本官倒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