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5章 佛与狗与倭人 (第2/5页)
骑都尉。 ??二是悟性极高的汉家僧人严浮调,痴迷於佛法,为汉家僧人第一人。 ??严浮调与安玄合作翻译多本佛经,如:宣扬大乘佛法“自性空”的《法镜经》。 ??两位僧人曾与刘备会晤,交流之後,均对佛法的领悟更上层楼。 ??早年的小乘佛法讲自度,自我救赎,与道教修炼类似。 ??但到了东汉末年,随着支娄迦谶(又叫支谶)进入中原,翻译诸多大乘佛经,“普度众生”的概念逐渐兴起,“六度”与“四摄”的理念才为世人所知。 ??小乘佛法最开始,被皇室与权贵当做“祈福长生”的不传之秘,小范围供养。 ??到了安玄与严浮调,他们有了追求大圆满的强烈意愿,可传教与吸纳僧众进展极慢,一直不得要领 ??因为,东汉末年,儒家与道教早就深入人心,外来且後来的佛教,尚处在刚刚萌芽状态。 ??刘备对佛教只有表面感性的认知,但对於佛教如何推广却具有前瞻性眼光。 ??因而,只用了两个概念,就说服安严二僧前往东瀛普度众生。 ??第一与大汉洛阳相比,东瀛没有儒道学说,所谓白纸上好画画,只要敢渡海,百万倭人都是信徒。 ??第二丰富完善三世因果与六道轮回,使之逻辑自洽,佛教可立不败之地,弘扬佛法自然事半功倍。 ??安玄与严浮调宛如醍醐灌顶,当即热血澎湃,化身国际主义佛教圣斗士,对渡海的风险嗤之以鼻。 ??为了百万信徒,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不得不说“神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