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1章 伟大的转会 (第3/7页)
??志向,或者说理想这种东西,是根植在一个人的经历中的。 ??若不是看在大侄子的面子,荀彧还真不一定舍得推出来 ??徐嘉树听到戏志才的名号,立刻就收起了那幅“我要闹了!”的嘴脸。 ??要知道,真正的高门大族子弟到他这个年纪早就预定了孝廉或者茂才的名额——再不济也得是个老郡吏,早已刷够了工龄资历,根本不用为了去处而发愁。 ??荀彧却忍不住插嘴道:“子茂这所谓人人自安,却与法家不同。” ??而这个问题听上去很简单,毕竟吹牛谁都会,但怎麽把牛吹得圆润而不油腻,就是一个考验技术的细致活了。 ??这位可得小心呵护,别一不小心就养死了。 ??“志向?” ??其实减轻盘剥,细水长流并不是什麽新鲜的招数,仁政两个字从孟子就开始就被儒生们挂在嘴边,念了几百年,算得上祖传的口号之一,可要是念经有用的话,还要刀子干什麽?道歉有用的话,还要法律干什麽? ??人类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所谓的历史周期律就是不停地重复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最後同归於尽的结局。如果说徐嘉树这条来自未来的咸鱼对先祖们有什麽忠告的话,大概就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十六字真言了。 ??戏志才听到这个去处,本能地打起了退堂鼓——有用武之地施展才华自然是他梦寐以求的,可是就他这个体格,未必扛得住那边的天气啊。 ??徐嘉树还非常慷慨地给了一大笔转会费,用以维持戏志才一家人的生活,等到他将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