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父叫朱棣_第167章 徐家好儿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徐家好儿郎 (第3/6页)

多少,却又说不上来,尤其是下面的官吏,很多都靠着各种各样的师爷,帮忙处理公务,上下两张嘴脸,实在是让人费解。”

    ??又是旧事重提,你打算直接招募师爷当县令吗?

    ??现在一看,所谓恩科,不就是给师爷小吏一条成为县令的路吗?

    ??转了一大圈,当初的戏言,竟然让徐景昌给鼓捣成功了。

    ??这小子还真是锲而不舍。

    ??朱棣听到耳朵里,倒是颇感兴趣……朝堂的政务复杂,选出一些优秀的年轻人,让他们慢慢观政学习,历练十几年之後,担负一些重任,这没有问题。

    ??但是地方上直接派新科进士,就有些草率了。

    ??四年靖难下来,朱棣是深刻理解底层官吏的价值。

    ??那些能乾的知县,既能供应军需,又能组织百姓种田,两不耽误。

    ??可有很多废物的地方官,民夫征不到,粮食送不上去,地方民生还弄得一团糟,许多老百姓四处逃亡,十室九空。

    ??知县就是百里侯,是普通百姓的青天大老爷。

    ??不派点能乾的人,绝对不行!

    ??朱棣隐隐冒出一个念头,恩科必须坚持下去,尽量选拔出一些人,充实地方,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落实自己的想法……想要乾大事,就不能没有人!

    ??这一次的恩科,值得推敲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眼瞧着天子怦然心动,朝臣们生怕再说出什麽惊世骇俗的话来,尤其是蹇义,不得不挺身而出,“陛下,有人长於办事,有人长於调动,地方用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