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章 尽皆巧合 (第4/7页)
。 徐州人已然丧胆,实在是不想打仗了。 关津尉自灌一碗发酵米汤,吐露一些流传到耳朵里的消息,颇有些咬牙切齿:“今沛人命贵,经不起贼人摧折。我听人说,国相有意放开水道,好使贼军自去。若陈兵堵塞,贼军退回沛国作乱,则有功也将获罪於朝。” 宣良听了握拳砸在桌案,紧皱眉:“难道就放任贼军掠我徐州地界?” “曹公势大,又能如何?” 关津尉自己给自己舀一杓发酵甜米汤,抬头看酒庐外的晴朗天空,眼神怔怔:“唯有自求多福了。” 宣良跟着也是一叹,询问:“中郎将王忠驻屯彭城,难道就这样放纵贼军?” “宣兄休要高看此公,其人傍身立世所依赖的不过六七百苍头老卒,投奔曹公至今毫无功绩可言,入徐州以来先攻刘使君,後伐东海昌豨皆惜命不肯战。这吃人吸髓的贼不贪曹公封赏,又怎麽肯为我徐州人卖命?”关津尉也是气的一拳砸在桌案,稍稍收敛情绪後扭头观察边上如似随从的黑熊,宣良当即说:“此我故人之後,非是外人。” 这下关津尉才点头,又左右看一眼,就说:“兄既然与贼军遭遇,何不诈死,就此富贵回乡?” 顺泗水而下,白天行船,入夜休息,後天中午就能舒舒服服到下邳;胆子大一些夜里航行,明天傍晚就能到下邳。 宣良不假思索:“故主恩重,实难背弃。何况贼军入境,下邳也非乐土。我年岁已高,不若在江东颐养终年。” 接近四十岁,在这乱世也能算是高龄了,特别是彭城、下邳籍贯。 规劝失败,彼此聊天也很快终止。 送走关津尉,宣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