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大帝_第212章 朱厚熜上学与新式教育(二合一,五千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2章 朱厚熜上学与新式教育(二合一,五千字) (第7/8页)

德六年、正德九年这三科殿试後,已经有很多进士因为看见张璁、夏言明显受皇帝青睐而愿意报名进入京师大学进修。

    但这批进士的第一批毕业者即正德二年与正德六年加起来不过百来人,而且还得被任命到六部和地方担任重要官职,毕竟帝国现在在行政与军事上也很缺乏新式教育出来的人才,一些六部堂官与地方主官在体验到京师大学出来的进士之能力後就不愿意再放走这些人才,甚至还希望朝廷多给自己任命一些这样的官员。

    因而,朱厚照也很理解吏部尚书张彩困难之处。

    而此时,内阁首辅王华等也都相继表示赞同,朱厚照见此便也再次点头道:“既如此,便如吏部尚书张彩所言,吏部先将京师大学进修之举子任命到南北直隶担任教谕,兴办新式学堂,但既然是高等小学堂,还得应学习更多科目,常识一科当细分为社会与自然两科,具体课程大纲由学部制定;

    各县各村镇社学毕业学生如何升入高等小学堂,依旧以考试的形式,录取比例应为多少,由户部根据国库与地方税赋收入在教育上的最大预算为基础,算算在全国实行高等教育後应保证多少社学毕业的学童升入高等小学堂!”

    “臣领旨!”学部尚书康海与户部尚书王琼站了出来,齐声回道。

    “陛下,臣有一担忧之处”,这时候,内阁次辅刘宇站了出来说道。

    朱厚照忙命其阐述。

    刘宇便道:“去年臣奉陛下旨意巡视湖广四川等地,发现大量社学依旧只教授八股文章,臣问其缘由,皆说是当地就任社学先生的耆老乡绅之自作主张,言说因天下以科举为正途,不教以孩童四书五经,走科举正途,岂不误人子弟哉;

    甚至,若听朝廷之令教以其算术常识的话,反而会被乡邻百姓埋怨,甚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