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206章 人口与土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6章 人口与土地 (第4/6页)

以後退让出来,重新分配给新迁之民。

    ??说是意外,确实是高澄没有想到这一点。

    ??不过转念一想,也能知道,没有多余土地分租,当地民众收入必然减少,在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被人骂几句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高澄也没有把这事太放在心上,骂就骂吧,土地虽然归属於国家,但归根结底,也是他小高王的产业,又不是巧取豪夺,因此毫无心理负担。

    ??被骂几句而已,自古以来哪个改革家不是被利益受害者骂得狗血淋头。

    ??他还真不怕闹出多大事,光是按照均田制分配的田亩以及高澄约定的租调,百姓们一年下来,还能剩些盈余。

    ??除非是被裹挟,否则没有百姓会在小日子过得还不错的时候,跑去造反叛乱。

    ??不过这件事也给高澄提了个醒:人地矛盾。

    ??东魏,尤其是河北,未经战事已经六年,百姓殷实的同时,生育率也常年居高不下。

    ??至少高澄收到的户部汇报,尤其是沧州,人少地多的人指的是丁壮,幼童并不在此列。

    ??其实想想就能明白,他们所能承包的田亩多,只要辛勤劳作,收入肯定要比相邻州郡高出许多,也更有能力与意愿生育子嗣。

    ??毕竟无论男女只需成年便能分田,无需为他们将来谋出路,何况这年代能有什麽抚养成本,一日两餐添点饭食而已。

    ??这也是历史上的原主能在沧州大置盐灶的原因,他享受到了人口红利。

    ??而高澄因为提前整顿盐务,幼童还未成长,自然也就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经过高澄数年治理,关东各地基本保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