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改革官制 (第4/6页)
的看法,甚至有能力罗织罪名,让他们自己去与孝文帝辩论,是否应该变法图强。 ????当然,作为权力的所有者,使用权力不能肆无忌惮,真要有人反对就弄死的做法太过粗暴,将来子孙借鉴,谁还敢劝谏。 ??打击贪腐庸碌之辈,空出职位,从而废除三公九卿制,这也是对权力的一次妥善使用。 ??而在废除三公九卿制之前,也需要对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 ??高澄与亲信们商议後,明确了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的原则。 ??为何高澄批阅奏折从未经过门下省审核? ??太昌元年(532年),在高澄建议下,被高欢拥立的元善见,投桃报李,加授高澄侍中、开府仪同三司。 ??而侍中,正是门下省主官,这也能理解高乾为何因丢了侍中一职而闷闷不乐。 ??之所以只说高澄掌控中书、尚书两省,只因为在高氏掌权以後,侍中长期保持四人及以上的规模。 ??因司马子如出洛,转任并州刺史,卸下侍中一职。 ??如今洛阳城中只有高澄、高隆之、李元忠三位侍中。 ??但是因安定晋阳之功,孙腾将被调往洛阳,加侍中,授三师之一的太保衔。 ??而往洛阳养病的段荣也被授予侍中一职,加三公之一的司徒一职。 ??高澄对於权力有着自己的野心,如今三省之中,已有两省在握,他计划将门下省也完全掌控,真正做到集决策、审核、执行於一身。 ??如此一来,必须改变五位侍中并存的局面。 ??但这四人全是高欢、高澄两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