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109章 徐州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徐州 (第4/8页)

“既然大都督决心立威,更应该安抚徐州豪强,仆有一计,请大都督命人追回使者,收下头颅,赏赐金银,命使者带话,让徐州代理官员准备酒rou犒劳大军,再摆设宴席,为大都督接风。

    ??“如此,徐州上下必然深信大都督欲赦免其罪,大都督可用城中恐有余孽为由,命部曲接管城防,此应有之理,旁人又怎敢多言。

    ??“再邀徐州将校一同赴宴,只需他们入城,便是待宰牛羊,或杀或刮,只需大都督一言便可处置。”

    ??崔季舒这条计策有其可行性,但对於高澄来说得不偿失。

    ??通过哄骗的方法诱杀徐州叛逆,确实轻松,但代价是牺牲自己的政治信誉。

    ??政治信誉是很虚无缥缈的东西,有人视如草芥,但也有人视若珍宝,并最终换取丰厚收益。

    ??比如司马懿,他就将政治信誉卖了一个好价钱。

    ??高平陵之变,胜负未分之际,司马懿用苦心经营四十年的政治信誉,换取了曹爽相信洛水之盟的誓言。

    ??相信自己放弃反抗,交出兵权,可以保留爵位、财产。

    ??最终在曹爽放弃权力後,司马懿违背誓言,杀尽曹爽宗族,司马氏从此彻底掌控曹魏。

    ??高澄是北魏权臣渤海王高欢的世子,是高氏的继承人,政治信誉的价钱怎麽能比司马懿要低。

    ??司马懿换得两晋一百五十五年国祚,高澄不愿初出茅庐,就只换一个徐州。

    ??况且对於高氏来说,高欢的政治信誉已然廉价。

    ??出身底层的高欢为了成就霸业,三次背主,又两次与尔朱兆盟誓,透支的次数着实多了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