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120章 吏部尚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章 吏部尚书 (第4/6页)

儿天资聪颖,当继家业。”

    ??高澄觉得自己就是头驴,前面吊了一根胡萝卜,上面写了‘当继家业’四个字。

    ??笑过之後,高欢耐心向高澄讲述起如今北魏吏治积弊。

    ??提起北魏吏治积弊,一个人不能绕开,那就是孝文帝。

    ??孝文帝班定族姓,抬高汉人门阀,即使牺牲了代北武人,朝廷官位依旧不能满足南下的鲜卑贵族与汉人门阀日渐壮大後的需求。

    ??公元499年,孝文帝去世,二十年後,即公元519年张仲瑀奏请重新修订选官规定,不许武将转为文职,列入清品高官,这一事件引发的洛阳兵变,高欢就是目击者。

    ??从表面来看,这是张仲瑀脑子犯糊涂,并因此害死了父兄。

    ??但实质是门阀士人与武人的一次权力交锋,对於士人来说,职位甚至不能满足自己内部的需求,又怎麽愿意再给武人分一杯羹。

    ??洛阳兵变後,为了安抚武人,胡太后许诺武人依旧可以转做文职,获得晋升。

    ??但禁军打死张家父子空出的两个职位,根本无法解决僧多粥少的现状。

    ??这一时期,清河人崔亮受任为吏部尚书,被众人推出来解决这个问题。

    ??崔亮想到一个办法,重新规定官员选拔制度,名字叫做停年格。

    ??所谓停年格,主旨就一句话,选拔官员不问才能,谁候选的时间久,谁上。

    ??停年格这个办法看似公允,但实质还是门阀士人对武人的打压。

    ??先要在武人职位上熬出头,再转为文职继续熬,他们候选文职的时间又怎麽比得过士人。

    ??正是因为符合士人门阀利益,崔亮之後历任吏部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