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0章 南巡边防 (第3/4页)
大将军五铢钱足质足量,民间认可度高,否则还真不能安抚将士与官吏。 ??但大量钱币流通民间,还是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钱币贬值。 ??这也是高澄进行财税改革,将原本以布匹为户调,改为以钱缴纳人头税的原因之一,为的就是将多余的钱币收归中央,平抑物价,同时在钱币贬值的情况下,也能减轻民众负担。 ??今年秋收以後,河东无需再依靠河南、河北的供给,东魏终於能够正常运转。 ??却又因为高欢在冬季头疾发作,无心西顾。 ??538年,高澄并没有多少动作,他甚至只在年初去了一趟晋阳,其余一整年都窝在洛阳,也没有大刀阔斧的改革。 ??去年还有多年积累支撑,到今年秋收以前,才是真正的苦日子,但好在一切困难,都随着河东秋收迎刃而解。 ??这一年,高欢妾室游娘诞下一子,即第十子,高欢为他命名为高湜,而历史上的高老十,却因生母小尔朱进了高澄的家门,也不复存在。 ??太昌八年(539年)的元旦,如期而至,高澄为诸弟请勳,元善见下诏,册封高欢七岁的第三子高浚为永安郡公、七岁的第四子高淹为平阳郡公、六岁的第五子高浟为长乐郡公、四岁的第六子高演为常山郡公、四岁的第七子高涣平原郡公、三岁的第八子高淯为章武郡公、将满两岁的第九子高湛为长广郡公。 ??加上多年前被送来洛阳时,授予太原郡公的高洋,高家诸子仅高澄与刚出生高湜尚未获得爵位。 ??当晚,渤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