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北魏末年_第92章 方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方略 (第2/4页)

搴、陈元康被先後调往晋阳,而杨愔又外放,替他控制东荆州。

    ??身边得力的幕僚只剩了崔季舒、赵彦深两人,一人计短,众人计长,老是自己一个人想办法,高澄都快分不清自己是上位者,还是一名幕僚。

    ??是时候扩充幕僚班底了,高澄将主意打到了叔父高琛的身上。

    ??回到府中,高澄终於放了高季式回去歇息,自己也不去看三位美妾,径直往书房独坐。

    ??‘父王安好?母妃安好?澄安好。

    ??‘襄阳之战後,澄日夜苦思,如何彻底杜绝部众私自劫掠一事。

    ??‘多番走访,澄认为士卒贫困才是劫掠频发的根源,整顿军纪,一味严刑峻法或可起一时之效,但终究不是长远计较。

    ??‘澄以为当设军饷,分发钱粮给士卒,如今各军多为将领私人部曲,若以渤海王府的名义发放军饷,也可改变兵为将有的格局。’

    ??‘军饷数额,澄不敢置喙,但请父王一心独裁。’

    ??写到这里,高澄短暂停笔。

    ??北魏劫掠成风的根源还是钱财问题。

    ??道武帝拓跋珪建立魏国,一直到孝文帝太和八年,近百年的时间里,根本就没有成熟的俸禄制度,莫说士卒,就连官员也领不到薪水。

    ??在此期间,北魏所奉行的是班赐制度,即天子亲征之後,将所得物资分发给将士,同时鼓励将领征战时,自行解决物资供应,所获物资同样由军中将士瓜分。

    ??也正是因为班赐制度,彻底养成了北魏军队劫掠成性的风气,军纪好一点的尚能约束,军纪差一些的,如崔延伯、高澄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