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番外:高句丽(四) (第1/4页)
??番外:高句丽(四) ??辽东城陷落,意味着齐军在辽东站稳脚跟。 ??段韶稍作休整,本欲留下高孝瑜镇守辽东城,接应後方粮草。 ??但高孝瑜执意要跟随段韶东出,段韶只得留下行军长史崔季舒,负责後勤供应,由大将皮景和主持城防。 ??随即亲率主力,兵发鸭绿江畔。 ??昭德十三年(公元560年)三月初四,两军隔鸭绿江对峙。 ??河西齐营,有战兵十万,府兵八万,余众或死伤於辽东城下,或跟随崔季舒、皮景和守卫辽东城。 ??东侧的高句丽可谓是倾全国之兵,有将士近三十万。 ??高句丽人之所以冒险出城迎击,阻敌於鸭绿江西侧,更重要的是齐军出征的时机。 ??此时正值春耕,若是放任齐军长驱直入,围困平壤,必然会引发一场大饥荒。 ??高句丽以唇亡齿寒的典故,暂时稳住了南方的新罗与百济。 ??东、北二部则只留下少量将士,防守城池,主力尽数调来了鸭绿江岸。 ??然而高句丽倾全国之兵御敌,其中不仅有其余四部的将士,更有细群氏的军队。 ??原来细群氏遵照高澄的安排,以‘兄弟阋於墙,外御其侮’为由,主动与鹿群氏和解,选择共抗齐朝侵略军。 ??细群氏在当年的王位争夺战中失败後,就一直在地方发展自己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