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6章 拦河大坝 (第2/6页)
文恺边走边问:“殿下真打算开凿广通渠?” ??“自然,不开凿我说这事情做什麽?” ??“但是殿下还未实地考察过,如何确信能通。” ??“这不就带着你来实地考察了。” ??总不能告诉你,历史上就是这麽修的吧。 ??先到大兴城西北渭河之处,杨广面向渭河说:“宇文恺,我算过了,从此处引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余里,因为有汉代漕渠故道所以开凿路线基本可以遵循,但是因为我们需要开凿的更为宽大让船舶可行,所以路线一定要更仔细。” ??“殿下考虑的是,但是开凿河渠,工程浩大,而且开凿之後的维护往往比开凿所耗之成本更大,并且得长期维护,不然很快就会淤积。” ??“你有什麽好的想法吗?” ??“我并无好的办法,但是殿下可知郑国渠?” ??“自然知道。” ??“郑国渠是秦朝修建,但是至今郑国渠仍能使用,殿下可知为何?” ??“愿闻其详。” ??“因为郑国渠所流经区域区域可以很好的灌溉农田,养活的了许多的百姓,所以如果郑国渠淤积那麽沿岸百姓就会缺水,农田就会无法灌溉,如此情况下郑国渠但凡有淤积之情况,当地的百姓比官府还急。” ??杨广明白了宇文恺的意思,按照这年代的技术,淤积不可避免,唯有治理,而治理绝对不能纯靠官府,唯有将之与民生相系这样才能让百姓们也自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