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_第112章 对不起了李太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2章 对不起了李太白 (第3/6页)

,小时候你也见过的。”

    ??“呦呦,那可太好了,就是赵兄您家门庭高,我都不敢往上想。”

    ??“伱我同僚多年,令侄品貌端康,年轻人多了解总不是坏事,来日领着来我们家坐坐,互相认识一下总也没坏处。”

    ??这场景与榜下捉婿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是对於年纪大的中层官员来说,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年轻有为的新人就是一种优质的政治投资。

    ??自己养儿子成不成才难说,但是在已经成才的青年才俊里面选择一位,这不是乐享其成吗?

    ??有着这样想法的大臣们不在少数,这是无法避免的情况,也是阶级固化的一种形式,不断的联姻,不断的强化了这些权贵阶级的关系,牢不可破,平头百姓没有机会加入进来。

    ??杨坚听完众人的自我介绍,满意的点点,听着谈下乱哄哄但是热闹的氛围便笑着提议:“难得今日如此多的青年才俊汇聚一堂,年节佳庆,王夫子何不以文会友,让诸位才子作诗唱和大隋繁荣,若能有佳句,便流传千古,成为佳话。”

    ??皇帝的提议合情合理,而且也是给年轻人一个当众的展示机会,这样的时机当朝大臣都在场的场面,以後想要再有可是难上加难。

    ??皇帝给你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有才华者自然跃跃欲试,但是这群人中有才华者有几人?

    ??有肯定是有的,各地举荐上来,总得有几个吧,但是定然不多,都是望族子弟,从一群特定的有钱人孩子里面拔出来的高个,中间还会被塞进来几个父母位高权重荫庇上位的,真正有才华的能有五分之一就算是谢天谢地了。

    ??王隆走到了当中,面对着一群才子说:“陛下雅兴,诸位才子皆可做诗词,题材不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