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20.第120章 只武,不举! (第1/4页)
??第120章 只武,不举! ??古人云,学好文武艺,卖於帝王家。会试、殿试只是朝廷选拔人才的一个手段,也就是文武艺的文。要想治理好一个国家光有文官肯定不够,所以还得有个选拔武将的渠道,比如武举。 ??说起武举,明朝做得很差,前期有名无实,中後期倒是落实了,但考试办法比较粗陋,也不太切合实际需求,在军事方面贡献不太大。 ??这也和明朝的军事实力成正比,初期由於有不少具备实战经验的将领指挥,明朝军队还是很能打的。但永乐之後将领的素质就一年不如一年了,国家也从扩张转变成了积极防御,到了中後期基本就是疲於应付。 ??为什麽会这样呢?一个字,怕!从朱元璋到朱棣都怕武将太厉害,哪一天抢了老朱家的宝座,在打压武将地位的观点上一致的不能再一致了。 ??俗话说的好,上行下效,当皇帝的这麽想还这麽干了,朝廷和社会对武将自然也不会重视,并完全体现在科举和武举制度方面。 ??武举六年考一次,考试分三场,分别是骑射和策论。第一场考马上射箭,距离三十五步;第二场考步射,距离八十步;第三场考策论,以古代兵法为主。 ??洪涛登基半年就从田义口中知道了武举考试内容,嘴咧得像是牙疼。荷兰人、葡萄牙人已经把坚船大炮开到了沿海,连越南人都用上了质量很不错的火枪,可朝廷里这麽多饱学之士为啥就没人提出改改上百年之前的考试内容呢? ??这可是国家最高军事院校的毕业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