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治国就是治吏  (第1/7页)
    ??第102章 治国就是治吏    ??大明官员选用,进士、举贡、吏员三途并用,都可以担任官员。    ??进士容易理解,就是获得进士功名之後,拥有做官资格。    ??举贡就是举人和贡生,举人是乡试考取而来,贡生分为岁贡、选贡、恩贡、纳贡,通常是生员贡监,在国子监学习後有任官资格。    ??因此贡生通常和其他有任官资格的监生一起,纳入监生之中。    ??而监生除了生员贡监之外,还有举人举监、品官子弟荫监、捐赀例监。    ??这其中荫监又分为官生、恩生,和举人、贡生一样容易做官——    ??这些人合在一起,并称举贡官恩。    ??大明开国的时候,因为人才不足,经常有举贡出身的举人、监生担任高官。    ??但是在科举高度发展的现在,早就以进士出身为主。    ??其他出身的官员,在官场上会受进士排斥,难以升为高官,更别说得到廷推。    ??所以对非进士出身官员六年迁转一次,袁可立觉得外面的反对声音不会太大。    ??那些举人、贡生、吏员出身的官员,根本无法影响朝堂决策。    ??唯一能发出些声音的,是他们之外的荫监——    ??这些人同样不是进士出身,按这个制度需要六年一迁。    ??他们本人的声音或许很小,但是他们的父辈,却多是朝堂大臣。    ??不照顾这些人的情绪,会影响朝堂运转。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