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考场多汗,良材两棵 (第4/5页)
录是6000万贯,神宗时期保持在1200贯。 ??本朝的盐税收入在早前或许很难计算,毕竟朝廷“开中法”并不用银两结算,但自从朝廷允许余盐折银後,便已经可以进行计算了。 ??由於朝廷定下的余盐折银价格是“正盐一引折银七钱”,故而用这个价格乘以产量,便得到大明盐税收入的数额。 ??“约一百二十万两?” ??刘忠通过计算得出了结果,看到仅是宋朝的十分之一,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所幸,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大祖制定的开中法不至於这麽愚蠢。 ??开中法的本质是以运力换盐引,即盐商将十石米粮等物运到九边的粮仓,大明朝廷便给予一张盐引。 ??只是现在的事实上,你花七钱银根本无法让商人帮你将十石粮运到九边的粮仓,但你用一张盐引便可以。 ??究其原因,一张盐引的价值是在七钱银之上,而今开中法下的盐税收到的“运力”远超一百二十万两。 ??虽然不知道为钱将正盐的盐引价格定得这麽低,但从大明朝廷的利益出发,自然还得沿用太祖所制定的开中法,以盐引折银只会便宜那帮jianian商。 ??陈坤每答完一道题,脸上都会洋溢弥勒佛般的笑容,只是抬头看到刘忠作答完毕,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 ??很快地,考试来到了最後一道题目:“京城的盐价今几何?” ??这无疑是此次考试最简单的题目,并不需要复杂的计算,亦不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仅仅只要了解时下生活中食盐的价格即可。 ??只是面对这麽一道如此简单的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