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小乞丐 (第3/3页)
的蚊帐孔很大,周围的粗麻绒毛占住了孔洞,蚊帐孔看着大,蚊子钻不进来。 这种粗麻是以前农村人自种粗麻,家里穷买不起蚊帐,只好自种自编,收割後剥下麻皮,拎成一根根粗麻线,再染色凉乾,等颜色彻底乾透,在编织成蚊帐。看看上面有些地方露出的原麻色,就是染色时没有染好。 蓝天越看越觉得这屋子看着眼熟,记忆似潮水翻滚,粗糙手工编织的粗麻蚊帐,是那个年代的标志,家家户户都有,普遍常见的很。她小时候到她结婚那段时间,也就是七八十年代,家里用的就是这种蚊帐。 七十年代初,村里还是生产队,实行公分制,早上大家一起出工,晚上一起回来,公分按人口分。种出来的粮食,除了上缴国家规定的定量,多余的粮食村里按照工分分。 家里人口多的,劳动力大,工分也多,分到的粮食也多,不是有句话叫‘人多力量大’。 那个时代,土地是公家的,山是公家的,土地种出来的粮食也是公家的。各家各户的财产完全是透明的,家里那点东西,村里一清二楚。劳动力少的家庭,闭着嘴,勒着裤腰带过日子。 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