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秦之变局,便在於吏!(23) (第6/8页)
李斯等人,若是继续在魏国为小吏,真能成为日後的一国之相? ??他可不认同。 ??吴起、商鞅尚且如何,又何况其他士人? ??当年始皇设立博士学宫,在天下广招名士,却是只给了博士官职,只能参政议政之权,却没有决策之权,这也最终致使儒家跟朝廷决裂。 ??连博士尚且不能满足士人之胃口,区区小吏又哪能赢得士人之心? ??这简直荒唐。 ??何瑊自是清楚宋义的想法,沉声道:“此一时非彼一时,小吏对我等贵族跟那些名士,自然没有太多吸引力,但对於地方豪强,以及一些家道中落的寒门士子,未尝没有吸引力。” ??“涓涓细流可成江海。” ??“若是越来越多寒门士子投靠秦廷,这对我等难道不是一种削弱?” ??“再则。” ??“我也听说了。” ??“秦廷已准备提拔扶苏事务府选用的官吏了。” ??“这些人大多出身关东。” ??“而这未必不是秦廷刻意宣扬出去的,为的便是吸引更多士人仕秦。” ??“同时这也告诉给这些士人,即便是微末小吏,只要为秦效力,同样能得到晋升机会,而且扶苏毕竟为大秦储君,他对士人的吸引力还是有的。” ??“我们岂能大意?” ??“这次宋氏之所以遭难,便是因为地方官员背叛,若是秦廷收买了越来越多底层士人,只怕我等的处境将会越发艰难。” ??“也恐会有更多底层官吏背离我等。” ??“不得不防。” ??闻言。 ??宋义一脸阴沉。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