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7章 虽千万人吾往矣!(求订阅) (第2/10页)
“比如秦惠王杀商鞅,与秦昭襄王杀白起,两桩便是明显的冤案,但两者之冤杀,跟当下大秦行杀伐,意义完全不同,当时商鞅白起,都是功业大成後被错杀,也仅仅是错杀,并未因此动摇用人路线,然大秦眼下若是兴杀伐,便注定会屠刀不断,这又岂会不让人胆寒?” ??“而且一旦开了杀伐之口,朝堂日後岂能消停?” ??“长此以往,又岂能安稳?” ??“一旦双方政见出现歧见,就大动刀戈,日後朝堂必定人人自危,明哲保身之士将会越来越多,到时大秦还有直言规谏之臣?” ??“再则。” ??“就算将这些人杀了,朝廷又能替换何人?” ??“无人可换。” ??“大秦朝堂陈腐太久,动朝堂臣子意义不大,首要其实是提拔地方士人。” ??“所以大秦最好的选择,便是徐徐图之,从四方着手,不断培植自己亲近的势力,等到日後大权在握,再将这些老臣、功臣以一个体面的方式,清退出朝堂,继而彻底掌控朝堂,如此才能真正的开始更法。” ??“故而有了我提出的求贤令。” ??“另外。” ??“官员的任用,不在於忠诚与否,而在於能不能做事。” ??“只要能做事,那便是好官。” ??“这也就是《商君书》提到的‘以jianian民治善民’。” ??“《韩非子·孤愤》云: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枉jianian;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