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尾语:昔年往生 (第5/18页)
提前知道大学专业和中学所学原来差别如此大,我可能就不会这麽选了。 历史是做冷板凳的,十年功夫朝上大概才是学术研究的真起点。 学业起初繁忙,後来渐觉无趣,彼时我修了英语双学位,业余又在校外语言机构学习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大学期间还跟着专业课老师学了点古典拉丁语。 我的导师是我们学院最德高望重的老先生,林师中泽。研究方向是世界上古中古史,偏重於基督教史。 他身体孱弱,但在讲课跟做学问时,总给我以灯塔之感,想到他,心里便是一片光明。 我的专业是世界史,不是勾心斗角史,我的成长环境非常纯粹,生平最讨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以不要问为什麽我一学历史的研究生反而遭遇後面那起伤害事故。 我学的是宗教史跟法国史,我学的不是人心啊!我学的是人文,我受的人道,总不能提前预知人性善恶吧。 平日里我比较傻萌蒙圈,这个是公认的。 整个大学期间,其实用在专业课的时间相对较少,很多时候都忙於副业:学语言跟写故事梗概。即便如此,可能因为底子好的缘故,我记得大学第一学期期末时,大家都在网上互传考试重点,我当时甚至不知道什麽叫作专业课复习资料,看都没点开看,就自己整理史学逻辑线,结果考试的时候,遇到名词解释有的我压根都不熟悉,一脸懵,考完试之後才得知原来那些复习重点里面都有。便是如此,成绩也还是进了年级前列。 各项成绩大都还说得过去,专业课有一门差点红线,直接把我平均绩点拉低了一个档次,考古学嗯嗯嗯,我是真没听进去......所幸没挂科,否则就没法保研了。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