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庶子开始_168.第167章 取盐风波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68.第167章 取盐风波 (第4/7页)

少不愁吃穿,但正所谓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李守忠虽然没什麽大志向,但银子自然没人会嫌多的,一次意外的机会,李守忠认识了一名盐商,发现贩盐真的很赚钱,於是便把所有积蓄都拿出来买地种粮,输送到边军粮仓换取盐引。

    ??经过一年的努力,李守忠终於换到了三百引的盐引,亦即是九万斤盐,按照大晋市面的五十文盐价,九万斤盐的市值就是四千五百两银子,除去各项成本,利润估计能达到两千两。

    ??一年赚两千两,这对李守忠这种小地方的小地主来说绝对是暴利了,所以兴高采烈地派了儿子李鸿基,还有侄子李鸿义赶来扬州取盐。

    ??李鸿基和李鸿义兄弟怀揣着盐引赶到扬州,本以为很快就能拿到盐大赚一笔,结果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十分残酷,两名初次入行的菜鸟来到扬州後处处碰壁,耗了两个月时间还没把盐提出来。

    ??李鸿基本来就是个愤青,处处被刁难,自然肺都气炸了,但是碰得头破血流之後,终究还是不得不面对现实,花了不少银子打点,终於过了前面那两关,如今只要打通盐仓司的关节便能提盐了。

    ??这时,终於轮到李鸿基了,他进了盐仓司大使的办公室,取出盐引,强颜作笑道:“贾大使您请过目,这是盐引,不知在下几时能提盐?”

    ??贾鑫外号三两金,雁过拔毛,没有好处你想提盐,那是不可能的,只见他好整以暇地捡查了李鸿基的盐引,发现上面已经有了批验所和盐课司的盖章,再一看李鸿基,似乎并没有塞好处的意思,心想,这小子定是个刍,前面知道塞好处,现在倒不会了?怕不是小看我这个管仓库的吧,便轻咳一声道:“今天的提盐额已经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