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3章 何进的新目标 (第3/4页)
?通两经的太学生为何不愿去郡学教书?归根结底,没有前途,那就给他们前途。 ??当刘辩将这些事先交给尚书台令其出谋划策之後,首先被放弃的是县校。 ????首先是能当老师的郡国文学吏数量终究有限,其次有条件也愿意去县校的人距离郡学的标准不会差太多,以及最关键的原因——假使一郡国之学只招百位学生,这天下郡国加起来也得过万了。 ??一万个免除赋税徭役的青壮男丁,虽rou疼却也能勉强接受。 ??要是县学人数再倍之……所以县校是不可能仿照太学和郡学,可没了优待,拿什麽去和私学竞争呢? ??“总而言之,大舅此行,是要将原本荒废的郡国之学重新匡扶起来,并且郡学也得同太学一样,不能没有贫寒子弟。”刘辩对着跃跃欲试的何进强调道。 ??免除徭役赋税的政策本就是为了寒门子弟而设立的,尤其是远不如太学的郡学。 ??理论上,大族子弟自有家学等私学作为更好的去处,不会与贫寒子弟相争,但现实……谁知道呢! ??“以大舅的名望,此事必然不难,如汝南、颍川等郡之郡学,本就文学昌盛,然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之事并不少见,大舅不可大意。幽并两州,地处边境,因鲜卑侵扰,百姓常有不安,文风不盛事出有因,大舅需要多多关心。至於南方益荆扬三州及交趾刺史部,可先搁置,凉州战乱之地亦可暂缓。” ??何进一脸严肃,刘辩每说一句话,他都要点一下头。 ??刘辩也不知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