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65章 相争 (第2/4页)
寒天腊月以此牟利。 ??这多出来的利从何而来?高价的粮食谁会来买。 ??可对於曹嵩来说,均输法的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填补国库的亏空,是为了支援在凉州作战、在边地戍守的将士,这难道就不是大义吗? ??固然“山河在德不在险”,可没谁敢说为了德,险和兵甲就不要了。就算是向来主张对胡人怀柔的刘虞,面对鲜卑入寇,也是要固守还击的。 ??这便是两者矛盾的根源。 ??说简单些,是因缺钱闹出的矛盾。 ??而说得严重些,与盐铁之议的本质无异——军备与民生,总要做一下取舍的。 ??话说回来,这不正是马日磾昔日因为雒阳物议心生退意,与卢植一同劝说刘辩慢一慢的原因吗。 ??现在的汉室如久病初愈,经不起多少折腾。 ??对於刘辩来说,他当然全都想要。 ??退而求其次,似乎也该以民生为主。 ??可另一方面,凉州羌人或打或安抚,直到现在,河西眼看着距离收复就差一口气了,总不能就此不要了吧。 ??现在的鲜卑人虽还不能和匈奴人相提并论,更是在檀石槐死後再度分裂,然其近乎年年入寇,一大原因北方塞外气候寒冷,产出不足,除非将其人口缩减到塞外产出足够供养的程度,亦或是让其中一部或数部如南匈奴或乌桓一般内附……否则,活不下去的鲜卑人依旧会年年南下。 ??就算采用徐璆的法子,用曹嵩手中的粮食压低粮价,且不说总量大概不够,在缺乏监管的当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