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中平六年 (第2/4页)
“尽诛诸常侍以下”的要求他们的选择是求助於何太后。 ??但当十常侍发现何进打算不顾何太后的反对依旧要诛杀他们时,他们在实际上已经退无可退。 ??最终,十常侍在等死和拚死一搏之间选择了後者。 ??在杀死何进之後,十常侍试图效仿他们的前辈曹节和王甫,带着年幼的皇帝去尚书台发布命令。但与上次曹节王甫取得了灵帝的信任不同,这一次,他们没有得到皇帝和太后的支持。 ??局势在这时就已经失控了。 ??对於刘辩来说,只要不让整个宦官团体感受到生存危机,那麽他不用担心被挟持出宫的事重演。 ??宦官之外则是宿卫地点位於禁中东宫的羽林郎。 ??羽林中郎将桓典出身沛国桓氏,以《尚书》传家,曾在颍川教授尚书,有门徒数百人。 ??这其中包含了亲传的弟子和更偏向於挂名的门生,但不论是弟子还是门生,以此时的社会价值观,他们与桓典的关系都等同於父子。当这种关系与察举选官联系起来,阀阅便由此诞生了。 ??桓典的此项行为还不足以让刘辩心生忌惮,因为其他人也是这麽做的,但直到刘辩了解到桓典曾被时任司徒的袁隗举荐为侍御史…… ??刘辩也只能感慨一句不愧是袁氏。 ??得亏是当初举桓典为孝廉的不是袁隗,桓典至多亲善袁隗却不至於将其视作举主为其效命。而且以沛国桓氏的地位不至於沦为汝南袁氏的附庸,不然刘辩真得考虑桓典的忠诚度问题了。 ??宦官与羽林郎之外则是守备宫城宫门的卫尉所属卫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