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47.第146章 经济学鼻祖 (第5/5页)
之间也出现了相应的对抗模式,工厂主若降低工价,机工就联合“叫歇”抵抗。
??甚至此时已经在苏州濂溪坊一代出现了织造工的人才市场,以师徒关系学出手艺的织机cao作工——车匠进城之後就会聚集在濂溪坊一代,几十上百人或站或坐,等待雇佣。
??这是之前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场景。
??以至於朝廷官员最开始还以为他们是流民,派人去施粥遣返时一问才发现这些人是来找工作的,给饭吃他们根本不走,後来弄了几个机房主来招工,这群人就跟着去了。
??经常有人在濂溪坊聚集,弄得言官以为苏州出现了什麽大灾。
??後来江苏巡抚曹时聘受命调查之後上报朝廷解释此事:
??“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而且他还发现这些人居然全部依靠纺织业存身,意识到如果朝廷打压纺织业,肯定会和sao扰农桑一样造成流民:“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三吴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理论去指导自己的投资,而从未管理过工商业社会的官府衙门也需要相应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工作。
??而《国富论》就在此时问世。
??这本书在江南迅速引来许多人的追捧。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