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0章 演讲反响 (第3/4页)
文龙在《农业地理与钢铁》之中就已经分析过,社会的进步要依靠科技的发展,而这些科技发展必然是要熟悉工商业的人去推动的。 ??只是对於王文龙的这个结论,有人奉为信仰,有人则讥笑为妄言。 ??无论如何,这一席话着实能够让许多工商业者欢欣鼓舞,特别是王文龙说的那句:“人人受了教化,那才是大同之时代、庶民之世界。”让一些长期受歧视的工人商贩激动的热血沸腾。 ??没有在四民制度下生活过的人无法想象这种情绪,士农工商的分野在万历朝虽然逐渐被打破,但是离这观念完全被废弃还有十万八千里。 ????王文龙提出这样的口号,毫无疑问给了许多人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的方向。 ??一些年轻的商人、工人都暗暗在心里立下志向,自己以後学好本事,不再只以挣钱为目的,而是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做出一番事业。 ??还有一些人则是心中怀疑,王文龙所说的庶民之世界是否真会出现? ??由於王文龙提到了欧洲人对於技术的重视,有一些和海外有联系的人还专门去打听,询问去过南洋的商人欧洲人的社会之中工商业者的阶级如何。 ??当听闻在南洋的欧洲人中,航海家、工匠、艺术家、种植园主都能够靠自己的本事跻身上流阶层,和教士坐在同一席上吃饭,一些此前未了解过这情况的大明人士也不禁心中惊讶。 ??在他们听来,欧洲的传教士就和大明的士大夫阶级差不多,而居然在开拓之中,工匠真的能获得和传教士接近的地位。 ??由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