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科举开始宰执天下_第114章 朱元璋的强权烙印!(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朱元璋的强权烙印!(求订阅) (第5/7页)

  “原因很简单。”

    “陛下不会容许有太大变化。”

    “如今天下的框架,在陛下的强制下,早就初步成型了。”

    “且不容更变。”

    “在这种没有多少变通的情况下,朝堂的官员,只能在十分有限的空间,对大明制度进行一些缝补,继而努力达成陛下想要的要求,至於会不会增加底层百姓的负担,没有人在乎。”

    “他们也没办法兼顾的到。”

    “想两头兼顾。”

    “最简单的方式,便是我这样,设立盐企,对上对下都有好处,还能兼顾民生,但我能这麽做,是因为得了陛下特许,有诸多的制度让路,这才能做成,但百官是没有这个权利的,陛下也不容许百官有这样的权利。”

    “他们连开口的胆量都没有。”

    “也实在不敢。”

    “若是另改,势必要耗费大量精力跟时间,也会动用不少的官吏,甚至很可能会对盐政进行大改,谁敢保证,改动後,一定会比之前更好?”

    “谁又敢在陛下手中担责?”

    “而且盐政的改动,势必会牵涉到花钱。”

    “大明一年的税收就那麽多,朝廷本就匀不出,就算陛下同意了,若是亏钱了,以陛下‘爱憎分明’的态度,只怕会立即将这些官员以贪墨罪诛杀。”

    “这种情况下,官员又能表现多少‘实才’?”

    “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满足陛下的要求,做一些缝缝补补就不错了。”

    “我今日之所以能这麽堂而皇之的站在陛下面前,说出盐政的弊端,并非是所谓的胆子大、不怕死,而是我的确做到了在三个月时间内实现盈利,也的确给盐政的改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

    “即便如此。”

    “在我眼中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