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35.第135章 台谏与中书之争,为赵祯背锅的 (第2/5页)
点头,也只能如此。
??他也不想因后宫之事而使得自己与朝堂官员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
??苏良想了想,又说道:“官家,臣只能做到这里了,以张尧佐之才,实在不能再往上走了,他若回京入职,臣定当第一个反对。”
??这是苏良的底限。
??外戚掌权,百害而无一利。
??张尧佐若回京任要职,那将是对当下政事的最大迫害。
??“朕明白了!”
??苏良长呼一口气,心中喃喃道:人无完人,张美人误朝政,但又是官家心头之爱,做臣子的,只能迁就迁就了!
??……
??翌日。
??赵祯先是令内侍省为张美人和苗昭仪送去了许多礼物。
??苗昭仪之母乃是赵祯乳母,父亲早逝,对外没有亲人,便收下了礼物。
??但张美人则依照赵祯所言,演起了戏。
??其婉拒了赵祯的礼物,称其伯父在南方多病,恳请北调。
??而後,赵祯才令中书拟旨,称张美人贤良淑德,不要厚赏,故封赐张美人的伯父为宣徽南院使,判河南府。
??中书三相公都觉得此举理所应当。
??后宫立功,外戚受益,乃是历来不成文的规矩。
??宣徽南院使是个虚衔,张尧佐也影响不了朝堂,故而都没有出言反对。
??但此消息一出。
??欧阳修、包拯、台谏官们都纷纷上书,表示反对。
??众人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