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上部:第1卷:第5章 (第8/13页)
是自己亲生的,那麽供养图个啥? 苏家人听了不为所动,依旧对两个孩子一视同仁,不分男女,不论亲疏。 当姚慕白忐忑不安地说:姨,家里经济这麽紧张,我不上学了,让meimei上就好了。苏婉言只说了一句:你们俩都是我的孩子,我不会厚此薄彼的。姚慕白跪倒在地,流着泪给她磕了三个响头。 姚慕白离家报到的那一天,萧暮雪和叶寒川也背着背篓一起踏上了去学校的路。十几里山路,爬坡下坎的并不好走。两个背着书本、衣服和一周的口粮的孩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直到黄昏时才看见学校。 宁南初中建在一道山梁上,前面临河,後面靠山。冬天一到,山风凛冽,河水寒气森森,不管穿多少衣服,都觉得像是在裸奔。教室的窗户终於晋级了,由小学时的纸糊窗户变成了玻璃窗。只是这玻璃窗也好不到哪里去,东一块西一块的不是破了洞了就是没有了,到最後还是得拿纸糊上,要不就拿几本书挡上。教室依旧是不够用的,初一到初三,每个年级三个班,排成一个没有闭上的“口”字。早到的孩子已经开始上晚自习了。煤油灯和蜡烛的光在教室里投下一片深浅不同的影,几个顽皮的孩子对着墙壁玩着手影的游戏。电费是算在学费里的,这基本成了学校创收的一种手段,因为在这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倒有三百天是停电的。停电的晚上,教室里的说话声会比平时嘈杂一些。缺了煤油或蜡烛的孩子,便借着周围的光看书。时间久了,自然会生出一些悄悄话来。守晚自习的老师也忽然变得可爱起来,并不像平日里那般严厉管教,只留一句“自己看书,不要说话”,就溜达去了外面。那样的夜晚,分享着光明与梦想,所有的辛苦都宛如墙上的那一道道影,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