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9章 克拉维约东使记(六) (第1/5页)
??第219章 克拉维约东使记(六) ??据我了解,如今的这一百二十万人当中,只有三十余万人是永乐五年之前就生活在伊犁河谷地区的原住民。 ??另外的九十余万人之中,明军将士及其家属占了六成,还有两成是从大明腹地迁移而来的百姓,另外两成是大明边疆各省与各藩国施行国野制之後,由野人转化而来的大明百姓。 ??国野制是一种可以把愚昧的野人,改造成大明治下百姓的先进制度。 ??这种制度过於复杂,我多方打探,也没能搞清楚它是如何把野人一步步改造成会说汉话、写汉字、行汉礼的大明百姓的。 ??永乐二十二年五月初,我抵达了大明的新都城——北京。 ??这是一座用任何辞藻都无法描绘出其巍峨原貌的伟大城池。 ??如果非要描述,我想只能用大明人的说法,称呼其为“紫禁城”。 ??之所以叫紫禁城,乃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在中国,研究天文的学者为了区分天文星象,将星空划分成三垣二十八宿。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在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 ??紫禁城之中的“紫”,与天上的紫微垣对应,“禁”象征权利,“城”是一片连绵的殿宇。 ??人间之主皇帝居住在紫禁城,遥遥对应居住在天上紫微垣的天帝。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