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4章 太祖划定的边防线 (第3/8页)
?众人闻言之後,皆各有所思。 ??蒙元被大明赶出了长城以北之後,其残存势力虽然经常互相残杀,时强时衰,但却一直侵扰大明的北方边境,企图卷土重来。 ??因此,自大明建国开始,其边防就一直以北方边镇为重。 ??历史上,大明王朝北方的边患几乎从未停止过,直到亡於李自成。 ??大明王朝面对北方鞑虏的sao扰,在其长达两百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开始修建新的长城。 ??并在原有长城的基础上,创造出了比其它任何朝代更为雄伟壮阔的明长城。 ??而且,大明依靠长城,建立了一整套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御体系。 ??不仅如此,大明立国之後,朱元璋数次分封藩王,即为固土守边的塞王,由塞王统辖漠南诸卫所,以山河固险。 ??当时还有大明文人自夸曰:“我国家驱逐胡元,混一寰宇,东至辽海,西至酒泉,延袤万里。中间渔阳、上谷、云中、朔、代,以至上郡、北地、灵武、皋兰、河西,山川联络,列镇屯兵,带甲四十万,据大险以制诸夷,全盛极矣”。 ??此外,朱元璋又在长城以北建立吉林船厂、安东卫、大宁卫(後世的赤峰)、开平卫(後世的多伦)、东胜卫(後世的呼和浩特)、亦集乃旧城等军事重镇,作为北方塞王的外围据点。 ??又在要害之地,如紫荆关、芦花领、古北口、居庸关、喜峰口、松亭关等处,也都置兵戍守。 ??於是,东起辽阳,西经大宁、开平、兴和、独石、东胜,抵大同,数千里间,各边镇卫所都驻军队、开屯田,声势相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