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4章 膛线铳炮的崛起(下) (第4/4页)
带着绸衣一同没入血rou之中。 ??战後军医只须将绸子拉出,便可将箭头或子弹从伤口中取出。 ??据说这种特殊的绸衣最早出现在成吉思汗时期,大大减少了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死亡率,也让蒙古军队伤兵康复的机率大大增加。 ??朱高煦当然不会放弃使用这种特殊的绸衣。 ??早在洪武末期,他在北方节制军务之时,就已经找工匠做出了这种生丝绸衣。 ??但是,那个时候的生丝绸衣还不够完美。 ??等朱棣继位,他成为太子之後,在墨巧司的工匠不断改良之下,极具使用价值的生丝软甲才被制造出来。 ??可惜这种内嵌金丝的生丝软甲制作工艺特别复杂,所需人力、物力以及时间成本不是一般的高,保存起来也相当麻烦。 ??因为生丝耐光性差,受日光照射容易脆化泛黄,强度降低,日晒超过两百小时,其强度将损失约一半。 ??这就导致一件成品生丝软甲的使用年限大概只有不到两年。 ??故而,有资格穿生丝软甲的人,除了朱高煦之外,也就剩下了包括朱能在内的十几名高级武将。 ??其他随驾文武穿的都是寻常生丝绸衣,并非生丝软甲。 ??“太师,明军火器威力过於强大,我方伤亡惨重!” ??两名鞑靼勇士一左一右护住阿鲁台之後,左边那名战士说道。 ??“太师,属下愿意为您殿後!” ??右边那位战士急切的说道。 ??阿鲁台却推开那两个人,紧握手中弯刀,望着即将奔来的朱能,高声喊道:“老夫还没输!”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