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6章 ,伊州 (第6/6页)
,便自行称制,号亦都护。 此後,他们开始对天山北部、东部进行统治,并逐渐向南、向东扩张,自封大回鹘国,归义军则称其为高昌回鹘。 其号亦都护,实则源自大唐的“都护”,亦仅为一词首发音的部分。 在西域定居的回鹘人,其首领及其宫廷、贵族和大臣们,以高昌城为冬都,北庭城为夏都。天山以北以游牧为主,天山以南则以农业为主。 受到西域各族居民的影响,回鹘人逐渐定居并转向农耕生活,主要从事以坎儿井为主的灌溉农业,种植五谷、棉花、瓜果等作物,同时兼营畜牧业。 如今的高昌回鹘实行封建地主农奴制,被回鹘人征服和控制的西域各族奴隶和自由民,为各地的回鹘领主耕种放牧、缴纳贡赋。 而效忠亦都护的回鹘军将们,控制着东至伊州、西至库车、南至於阗、北越天山的广阔领土。 在西域佛教信仰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摩尼教与佛教并重,并不断皈依佛教的局面。 几十年来,来自漠北的回鹘人统治着西域各地的不同部民,如突厥人(阿史那统治的葛逻禄、拔悉密、突骑施)、吐蕃、汉人、塞人、吐火罗人、葛逻禄、格多人(吐蕃的一支)等部民,并逐渐在融为一体。 回鹘人本身的文明程度就不低,拥有自己的文字。在吸收了汉人、吐火罗、塞人、吐蕃人的文化、信仰和生产技术後,其文明程度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这便是西域回鹘人的来源,他们终将改变这片土地的人口结构,带来不同的文化。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