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7章 起剑 (第7/31页)
各洲各书院不同学脉道统的儒家门生大受裨益,从而以贤人跻身君子,故而哪怕此人针对文圣老秀才那个不是弟子的弟子,且视如死仇,可老秀才依旧愿意承认此人学问不俗,看得到此人学问对当今世道的潜在功德。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古而然。 ??两个久别重逢的老人,聊着天底下最大的事情。两个年轻人,在青石崖那边,却一见如故,说着鸡毛蒜皮的小事。 ??坐在那边假寐的年轻儒士,正是被陈对从宝瓶洲骊珠洞天带来婆娑洲的刘羡阳。 ??得知名为张山峰的年轻道士是和陈平安一起游历的至交好友後,刘羡阳十分高兴,便向张山峰询问一路的山水见闻。 ??一些关於宝瓶洲、大骊铁骑和骊珠洞天的内幕,刘羡阳知道,却不多,只能从山水邸报上面一点一滴查找蛛丝马迹。刘羡阳在外求学,无依无靠,必须省吃俭用,虽然在颍阴陈氏,所有藏书无论如何珍稀昂贵,皆可任由求学之人无偿翻阅,但是山水邸报却得花钱,好在刘羡阳在这边认识了几个陈氏子弟和书院儒生,且如今都已是朋友,可以通过他们获知一些别洲天下事。 ??相较於当年小镇那个阳光开朗的高大少年,如今的刘羡阳,变得越来越沉稳收敛,读书勤勉,治学严谨,悄悄修行一事更是片刻不松懈,与醇儒陈氏的家风、山水越来越契合。 ??反观当年那个总是在外人那边沉默寡言的泥瓶巷少年,那个刘羡阳最好的朋友,则在追求自己心目中的心境自由,有所求且有所得。 ??张山峰竹筒倒豆子,说了陈平安的种种好。 ??对於趴地峰年轻道士张山峰而言,恐怕就算知道自己错过了当龙虎山的外姓大天师,也许会有些遗憾,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