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草长莺飞时》:去开山 (第37/45页)
业的氛围都一个样! ??老秀才难住了李宝瓶後,转头望向眼神清澈的陈平安:“我以往做学问想难题,喜欢先往坏处设想,今天也不例外。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句话本身没有太大问题,但是世间许多自作聪明之人喜欢摆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只谈可怜之处,故意略过了可恨之处。有些人则纯粹是滥施慈悲心和恻隐之心,加上‘可恨之处’并未施加於自身,故而没有那麽多切肤之痛,反而喜欢指手画脚,袖手旁观,要人一味宽容。陈平安,你觉得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要知道,我所说的这些人,很多读过书,学问不小,说不定还有人是清谈高手。陈平安,你有什麽想法吗?随便说,想到什麽就说什麽。” ??陈平安欲言又止,最後说道:“没什麽想说的。” ??崔东山已经顾不上陈平安怎麽回答,开始默默推演,思考为何老头子要说这些。 ??老秀才左右看了眼李宝瓶和崔东山,缓缓道:“是非功过有人心,善恶斤两问阎王。为何有此说?因为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成长经历、眼界阅历都会不同,人心起伏不定,有几人敢自称自己的良心最为中正平和?於是法家就取了一个捷径门路,将道德礼仪拉到最低的一条线,在这里,只有这麽高,不能再低了。” ??老秀才说到这里,伸出一只手,在桌面以下划出一条线来。 ??“当然这些律法,如我先前所说,存在着‘恶法’的可能性。在这里,我不做衍生开展,否则三天三夜都很难讲完。所以归根结底,律法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律法无人执行,更是死得不能再死,故而仍是要往上去求解。” ??说到这里,老秀才又伸出手,往屋顶指了指,转头望向崔东山:“知道为什麽当时你提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