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风雪宜哉石毫国 (第7/33页)
穷香火。 ??那麽抛开既有两百多尊“位列仙班”的灵官神只,意味着还有半数神位空悬。天命所归,虚位以待。 ??陈平安走下台阶,捏了个雪球,双手轻轻将其夯实,没有去往前殿,只是在两殿之间的院子徘徊散步。这大概也是井水不犯河水。 ??陈平安想着一些心事。 ??南婆娑洲、桐叶洲和扶摇洲,三个距离倒悬山最近的洲,重宝出世,群雄相争。杜懋飞升失败,琉璃金身碎块四散,这桩天大机缘,传闻引发了许多东宝瓶洲上五境修士的争夺。然後又有五百灵官神位之说。 ??这就是真正的天下大势。 ??其中陈平安还亲身经历过桐叶洲之乱,被稍稍殃及池鱼,所幸倒是不算性命之忧,但是被那个递出一块祖师堂玉牌的太平山“年轻道士”,算计得很惨。 ??锺魁更是因此沦为鬼物,失去了书院君子身份。 ??大道之上,险之又险,但是玄之更玄,就在於风险和机遇并存,是浑水摸鱼,得利,甚至是一夜暴富,远胜百年积淀,还是大道折损,一蹶不振,归根结底,就看修道之人自家本事高不高了。大势席卷之下,太平山锺魁是如此,桐叶宗杜懋也是如此,并不会分善恶。这些事情,知道了,未必有用,但是知道其中脉络,比起从头到尾蒙在鼓中,肯定更好。 ??由於这趟要走过石毫国南北各个州郡,所以陈平安对於石毫国的朝野江湖和风土人情,在青峡岛就了解颇多。 ??石毫国崇尚道门,敬奉一位道教散仙真人为国师。所谓散仙,自然就是不在道家四大主脉之中的旁门道人。道家四大主脉,其中道祖座下三脉,道袍样式也有差别,不过头顶道冠最容易区分,分别是芙蓉冠、鱼尾冠和莲花冠,道士在道门的品秩高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