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1章 西山老狐乱嫁女 (第26/35页)
是一位至少金丹境的地仙剑修。当然更大的可能,杨崇玄这根本就是一个化名。 ??对於白笼城蒲禳,陈平安的忌惮,更多在於对方的修为太高。但是不知为何,这个杨崇玄带给陈平安的危险气息还要多於蒲禳,这绝对不是因为杨崇玄的境界高过元婴巅峰的蒲禳。即便陈平安看不破此人深浅,可是依稀能感觉到杨崇玄相较於好似与天地合一的蒲禳,还是差了那麽“一点意思”。修行路上,这一点,往往就是一道天堑。 ??杨崇玄躺在对岸,跷着二郎腿,笑道:“你若是为了宝镜山最大的机缘而来,我劝你还是算了。观水觅宝一事,也劝你适可而止,看久了,你的魂魄就会在某个时刻,骤然之间冷战不已,身不由己,心神不定,魂魄离身,如水流泻於山涧之中,再难收回,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地仙境界之下只会浑然不觉。与你说这些宝镜山悄无声息吃人魂魄的秘事,我先前欠你的那半个人情便还清了。” ??这处山涧由宝镜坠地而生的说法是披麻宗那部《放心集》故意唬人的,倒不是那些当年跟死人、冥器打交道的老古董担心外人抢了机缘,而是此物难找不说,寻常修士进山寻宝很容易与水底那些飞鸟走兽、骷髅架子的下场一样,沦为此山水运精华。不但如此,地仙之流,半数魂魄还要被拘押水中不得脱困,剩余半数魂魄转入轮回後,即便得以投胎转世,继续为人,可对练气士来说,魂魄残缺是大忌。 ??“至於为何我可以在这儿修行,自然是有备而来。”杨崇玄话说一半,说多了,估计对方反而会生出疑心,他晃荡着一条腿,懒洋洋道,“我这人心性不定,喜欢什麽都学一点,杂而不精。” ??陈平安闻言後收回视线,重新戴好斗笠,打算就此离开。 ??应运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