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章 先生 (第43/51页)
郑大风愣在当场。心想师父这个问题大有玄机啊,自己必须小心应对,好好酝酿一番。 ??不承想杨老头已经自顾自给出了答案:“人丑。” ??郑大风双手抱住脑袋,望向院子里四溅的雨水,这麽个老大不小的汉子,欲哭无泪。 ??衙署管事都不用怎麽察言观色,就知道自己不适合继续待下去,随便找了个由头离开了屋子。 ??陈松风继续埋头查阅档案,只是相比陈对在场时的战战兢兢,总算恢复了几分世家子弟的潇洒气度,但他越是如此,一旁看在眼里的刘灞桥就越觉得气闷,一肚子憋屈想要吐,只是性子耿直是一回事,口无遮拦又是一回事,刘灞桥便想着也出去散散步,眼不见心不烦。 ??陈松风突然抬头笑道:“灞桥,终於坐不住了?” ??刘灞桥刚从椅子上抬起屁股,闻言後一屁股坐回去,气笑道:“哟呵,还有心情调侃我,你小子胸襟气度可以啊。” ??陈松风放下手中一本老旧籍书,苦涩道:“让你看笑话了。刚才为我打抱不平,我并非不识好歹,只是……” ??刘灞桥最受不了别人的苦情和煽情,赶紧摆手道:“别别别,我就是瞧不上你家远房亲戚的欺软怕硬,我说她几句,纯粹是我自己管不住嘴,你陈松风不用感恩戴德。” ??陈松风後背向後仰去,慢慢靠在椅背上,轻轻呼出一口气。这要是在龙尾郡陈氏家门,这个透着一股懒散的坐姿,一旦被长辈发现,无论嫡庶子,小孩子一律要挨板子,成年人则要挨训。豪阀世族的读书人,虽然往往被武人讥讽为道貌岸然、装腔作势,可规矩就是规矩,打从娘胎生下来,就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士族子弟,无一例外,从小耳濡目染。当然,也有盛产清谈名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