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章 先生的剑在何方 (第9/41页)
?这时,一位身披轻甲的年轻男子,是驻守此城的大骊武秘书郎,不知来自大骊哪座山头的随军修士,当然也有可能是来自一洲兵家祖庭之一的真武山,一样是行走在屋脊上。他今日无事,如今又不算身在军伍,手里便拎着在屋内火炉上烫好的一壶酒,来到相距数十步外的翘檐外停步,以一洲雅言笑着提醒道:“赏景没关系,便是想要去州城城头都无妨,我刚好也是出来散心,可以陪同。” ??这是一句很厚道的客气话了,随着大骊铁骑势如破竹,马蹄碾压之下,所有大骊之外自然皆是外乡,皆是附庸藩属。不过年轻修士的话外话,也有警醒的意思在里边。 ??陈平安笑着摇头道:“不用了,我马上就回去。” ??那名年轻修士愕然,随即大笑,高高举起酒壶,原来那位青色棉袍的年轻男子,竟是以最为纯熟的大骊官话开口言语。 ??於是这位年纪轻轻却戎马近十年的武秘书郎,朗声道:“翊州云在郡,关翳然!” ??陈平安面色犹豫,不太适合自报名号,便只得向那人抱拳,歉意一笑。 ??关翳然大笑说道:“将来万一遇上了难处,可以找我们大骊铁骑,马蹄所至,皆是我大骊疆土!” ??陈平安神色恍惚,不知如何作答。 ??此後正月初三这天,陈平安三骑离开这座城池,继续往北,不断临近石毫国北方边境。 ??大雪消融。 ??春光催柳色,日彩泛槐烟。 ??一路上曾掖拣取了不少好东西,比如:一方篆刻有“礼曹造”的石毫国总兵官关防印;许多被当作瓶瓶罐罐丢在路旁的古董珍玩,多是大器和袖珍物件,散乱一地,估计那些形制不大不小、适宜携带的,都已被逃难百姓拣选而去,其实它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